直到一個月後,其才再次在 Farcaster 上 發文並配圖。該帖發布於柏林頻道,配文爲「Fuk bitcoins. Das ist unser Krieg.」配圖爲一張塗鴉牆照片,其上寫着「Fuk bitcoins. Das ist unser Krieg」(意爲「比特幣滾粗。這是我們之間的戰爭」)。據了解,該塗鴉疑似爲反對聲援烏克蘭的口號,原意爲「這不是我們之間的戰爭」,後句中否定詞被塗抹,轉而成爲呼籲和平、聲援烏克蘭的口號。
關注以太坊生態及 L 2 網路發展。Vitalik 近期仍頻頻強調了 L 2 發展重點,認爲「構建 L 2 的最佳方法是更多地依賴 L 1 的功能並建議 L 2 將自身的邏輯簡化爲排序器和證明者,以此實現最小化信任依賴,並避免硬分叉需求」;「以太坊將最終將實現通過 L 1 完成跨 L 2 原生資產的‘幾乎實時’的轉移」;「L 2 應以 ZK 系統實現快速提現爲下一階段目標」。毫無疑問,作爲 L 2 解決方案的提出者,Vitalik 骨子裏仍然是「L 1 原教旨主義者」。
增強以太坊 L 1 性能並降本增效。一方面,Vitalik 借社區投票,支持 將以太坊 L 1 Gas 上限提高至 4500 萬;另一方面,其與 Anders Elowsson 共同發起 EIP-0000 提案,希望借此爲以太坊交易引入統一的多維費用市場,允許用戶爲多種資源(如 gas、blobs 等)設定一個總的max_fee上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簡化操作體驗。
「飲冰十年,難涼熱血」——這句話用來形容 Vitalik 對以太坊的熱愛再合適不過。只不過,在經歷了去年 ETH 的價格低谷期之後,Vitalik 不再糾結於與市場和用戶辯駁誰對誰錯、誰是誰非,而是更爲專注於技術層面的討論和發展,關注以太坊生態的整體成長。
相較於加密貨幣,很多人或許認爲 Vitalik 對 AI 的態度較爲負面,但根據其近期發言來看,作爲一個技術極客,他對 AI 仍然保持着高度關注與極高警惕。
上個月,他曾 發文表示:定期提醒人們,人工智能完全有能力在數周內奪走加密貨幣的瘋狂王冠(crazy crown)。昨天,其再度發文稱:「與其追求盡可能‘自主’的 AI,不如爲人類輸入創造更多路徑,這不僅能在較長時間內提升輸出質量,也更有利於安全。相較從零生成的模型,對具備良好編輯功能的開源 AI 模型更感興趣。中期來看,希望出現可在生成過程中實時展示內容並感知用戶情緒並動態調整的先進腦機接口技術。」此外,其還曾 發表了一篇長文,專門回應了「對 AI 2027 的設想」。
不得不說,在無數人還在迷信 AI 模型或者批判 AI 模型生成的內容的當下,Vitalik 對 AI 期待產生的腦洞比一般人大得多。
當 ETH 突破 4400 美元,30 歲的 Vitalik 又在幹嘛?
作者|Wenser(@wenser 2010)
隨着 ETH 價格接連衝高一度突破至 4400 美元上方,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卻一反去年極爲活躍的高頻發聲狀態,轉而退居幕後,偶爾對外發聲。而其個人關注焦點,也從加密貨幣、以太坊生態擴展到了近期大熱的 ETH 儲備策略、AI 模型甚至中美文化差異。
在以太坊基金會改革逐步推進、ETH 儲備策略如火如荼地推進的當下,Vitalik 終於像是暫時卸下了身上重擔的創始人,頗有幾分淡泊明志的意味。Odaily 星球日報將於本文對 Vitalik 近期對外發言進行梳理,以此對其現階段的所思所想管窺一二。
Vitalik 近況淺析:除了以太坊生態,還在關心文化和 AI
今年 5 月 21 日,Vitalik 於 Farcaster 更新近況,稱在瑞士星巴克購買了一杯標準飲品(超大杯熱綠茶)花費 6.2 瑞士法郎;相較 2014 年 5.6 瑞士法郎的價格,當地的年通脹率僅爲 1%,言詞之間滿是感嘆。(Odaily 星球日報注:與之相比,2013-2025 年,預期美國的年通脹率爲 3.35%)
隨後,在提出 「 ZK 驗證多工作者分配猜想」 與一個 「德語諧音梗」 之後,Vitalik 很是消停了一陣。
直到一個月後,其才再次在 Farcaster 上 發文並配圖。該帖發布於柏林頻道,配文爲「Fuk bitcoins. Das ist unser Krieg.」配圖爲一張塗鴉牆照片,其上寫着「Fuk bitcoins. Das ist unser Krieg」(意爲「比特幣滾粗。這是我們之間的戰爭」)。據了解,該塗鴉疑似爲反對聲援烏克蘭的口號,原意爲「這不是我們之間的戰爭」,後句中否定詞被塗抹,轉而成爲呼籲和平、聲援烏克蘭的口號。
彼時,Vitalik 或許徜徉於德國柏林的街道,於其中發現了比特幣相關的標語,借此表達自己對和平的呼喚,以及對 ETH、以太坊生態的信心。隨後,其再次將關注焦點轉移到以太坊生態。
他還是放不下最愛的以太坊生態
作爲 Vitalik 傾注心血的產物,以太坊生態無疑是其最難以割舍也無從割舍的技術結晶。
近 3 個月內,其仍然在對以太坊生態發展、技術路線以及治理情況等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高度關注。概括而言,其主要發言重點包括:
強調以太坊的優勢及堅持去中心化發展。例如,其對 雙重治理結構、零知識證明身分證明風險、去中心化用戶保障體系、發起提案號召增強以太坊網路抗 DoS 攻擊能力 分別提出了自己觀點,並 表示:「機構選擇以太坊不是因爲速度,而是因其‘穩定、可靠、不宕機’」,這一點,在以太坊 10 周年淺析 轉發推文 提到的「以太坊上線 10 年零暫停、零維護」也可見一斑。此外,其不無意外地認爲,「以太坊的成功超出了任何人的預期。」
關注以太坊生態及 L 2 網路發展。Vitalik 近期仍頻頻強調了 L 2 發展重點,認爲「構建 L 2 的最佳方法是更多地依賴 L 1 的功能並建議 L 2 將自身的邏輯簡化爲排序器和證明者,以此實現最小化信任依賴,並避免硬分叉需求」;「以太坊將最終將實現通過 L 1 完成跨 L 2 原生資產的‘幾乎實時’的轉移」;「L 2 應以 ZK 系統實現快速提現爲下一階段目標」。毫無疑問,作爲 L 2 解決方案的提出者,Vitalik 骨子裏仍然是「L 1 原教旨主義者」。
增強以太坊 L 1 性能並降本增效。一方面,Vitalik 借社區投票,支持 將以太坊 L 1 Gas 上限提高至 4500 萬;另一方面,其與 Anders Elowsson 共同發起 EIP-0000 提案,希望借此爲以太坊交易引入統一的多維費用市場,允許用戶爲多種資源(如 gas、blobs 等)設定一個總的max_fee上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簡化操作體驗。
「飲冰十年,難涼熱血」——這句話用來形容 Vitalik 對以太坊的熱愛再合適不過。只不過,在經歷了去年 ETH 的價格低谷期之後,Vitalik 不再糾結於與市場和用戶辯駁誰對誰錯、誰是誰非,而是更爲專注於技術層面的討論和發展,關注以太坊生態的整體成長。
Vitalik 去中心化理想下的 2 大重點:隱私和 Copyleft 開源
近期,Vitalik 去中心化理想大旗下的 2 大關注重點還包括隱私與開源。
此前,以太坊基金會曾 追贈 50 萬美元用於支持 Tornado Cash 開發者 Roman Storm 的法律辯護。Vitalik 也 發文強調「無後門隱私消息工具已被廣泛接受,美國應做表率支持開發者」。
此外,其還曾 發文表示:「一直以來都支持寬松許可(permissive licenses),因爲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作品的採用和傳播,而以寬松的許可發布則有助於實現這一點,因爲寬松許可明確表明,如果任何人想基於我的作品進行開發,無需擔心任何問題。此外從哲學角度也不喜歡版權,而是欣賞‘利用版權對抗自身’的版權左翼理念。但是,現在這種想法已經發生轉變,開始更關注 Copyleft,因爲開源已成爲主流,推動企業走向開源更加切實可行,谷歌、微軟和華爲等公司都在擁抱開源,其次就是加密貨幣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唯利是圖。(注:Copyleft 是一種與傳統版權 Copyright 相對的概念和許可方式。Copyleft 許可要求基於原作品的衍生作品也必須以同樣的許可方式開源開放,使得作品在傳播和發展過程中保持開放和共享的特性。)
或許,在如今的 Vitalik 看來,享受隱私與開源的便利,那麼也要以同樣的態度去支持它,而不能如同以往那樣只享受好處,不承擔責任。
對於 AI,他遠比想象中更關注
相較於加密貨幣,很多人或許認爲 Vitalik 對 AI 的態度較爲負面,但根據其近期發言來看,作爲一個技術極客,他對 AI 仍然保持着高度關注與極高警惕。
上個月,他曾 發文表示:定期提醒人們,人工智能完全有能力在數周內奪走加密貨幣的瘋狂王冠(crazy crown)。昨天,其再度發文稱:「與其追求盡可能‘自主’的 AI,不如爲人類輸入創造更多路徑,這不僅能在較長時間內提升輸出質量,也更有利於安全。相較從零生成的模型,對具備良好編輯功能的開源 AI 模型更感興趣。中期來看,希望出現可在生成過程中實時展示內容並感知用戶情緒並動態調整的先進腦機接口技術。」此外,其還曾 發表了一篇長文,專門回應了「對 AI 2027 的設想」。
不得不說,在無數人還在迷信 AI 模型或者批判 AI 模型生成的內容的當下,Vitalik 對 AI 期待產生的腦洞比一般人大得多。
中美文化差異也是他的研究對象?
在 7 月 21 日的 Farcaster 帖子 裏,Vitalik 提到了自己喜歡的「世紀分界期」,包括 1643-1648 年(明朝到清朝的過渡,三十年戰爭結束,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署,伽利略去世,牛頓出生)、1789(法國大革命,拉瓦錫推動化學正式化)、1911-1917 年(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相對論)、2020-2023 年(新冠疫情,美國治權終結,AI 通過圖靈測試)等 4 個時期。看得出來,Vitalik 對國內外歷史頗有研究。
而在近期發布的帖子中,他 直言道:「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仍然比代際(30 年)之間的文化差異大約 4 倍。但我預測,隨着科技進步加速以及全球互聯程度加深,未來代際差異將超過國別文化差異,並可能帶來諸多意想不到的影響,例如將長壽技術作爲文化保存手段等。」
換言之,隨着人們壽命的增加,國家的界限或許將會模糊,而代際的區別將使得不同年齡的人們擁有不同的記憶,由此不同的文化在不同代際的人們的記憶之中得以保存。
Vitalik 也談 ETH 儲備策略:多元化投資手段之一,但警惕「過度槓杆化遊戲」
除去個人渠道的發聲以外,Vitalik 近期還曾在以太坊生態標杆性媒體—— Bankless 播客採訪中露面。
而針對「ETH 儲備對以太坊的影響」一事,Vitalik 也 毫不諱言地表示,「ETH 作爲公司可以持有的資產,是好的且有價值的,提供更多選擇是好的。」
但他同時也發出了警告:「如果你三年後把我叫醒,告訴我主權債務導致了 ETH 的崩潰。我的猜測是它們變成了一個過度槓杆遊戲。」
當然,該言論也被視爲 Vitalik 支持 ETH 儲備策略的證詞之一,由此招致了一部分批評。
有好事者翻出 Vitalik 此前批評 Strategy 創始人 Michael Saylor 建立 BTC 儲備時的言論,暗示其「屁股決定腦袋」。
Vitalik 的「雙面做派」?
但在筆者看來,此一時彼一時,且當時 Vitalik 批評 Saylor 的重點更多在於 Strategy 作爲受監管的上市公司,其囤幣策略或許會對加密貨幣行業的去中心化程度產生負面影響。
而站在一年後的今天來看,這一點在比特幣現貨 ETF、以太坊現貨 ETF 通過之後,幾乎已成定局;ETH 近 3 個月的大幅修復乃至存在突破新高的可能性,恰恰來源於 ETH 儲備上市公司們的主力推動。
歷史的發展並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很多時候,對於 Vitalik 來說,或許以太坊乃至加密貨幣行業的走向也是如此。
今年 3 月,Vitalik 將 X 平台帳號頭像從以前的 Milady NFT 更換爲了此前曾用過的《魔獸世界》中的德魯伊熊形態牛頭人,推特帳號簡介則改爲了「I choose balance. First-level balance. mi pinxe lo crino tcati」,並貼上了於 2018 年 9 月 12 日發表於 Slate Star Codex 論壇上的一篇名爲 《在平衡中》 的帖子。
在度過自己的而立之年之後,在經歷了以太坊網路運轉過整整 10 年之後,在 ETH 價格重返 2021 年年末以來新高之際,出生於 1994 年的 Vitalik 或許也在屬於自己的不惑之路上緩步前行,於種種平衡之中尋找着屬於自己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