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Omni錢包:多鏈管理、便捷質押與Web3探索的一站式入口
錢包:通往Web3世界的大門
以太坊智能合約的誕生點燃了人們構建世界計算機的熱情,各類去中心化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交易、借貸到遊戲、NFT,區塊鏈的安全性和智能合約的易用性使得鏈上開發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不同應用還可以通過智能合約進行組合。
截至2022年8月,各公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數量已經超過4000個,而且每月還在以數十個的速度持續增長。
區塊鏈地址是用戶與智能合約交互的基本單位。與現實地址和交易所不同,鏈上地址可以做到完全匿名,無需KYC,每個用戶也可以創建多個地址。如果說通過交易所購買加密貨幣是進入加密世界的第一步,擁有鏈上地址才算真正打開了加密新世界的大門。截至2022年8月,以太坊累計地址數已突破2億,每日交易筆數超過100萬。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使得用戶能夠真正管理自己的數據和資產,這也是Web3最重要的特徵,而管理工具就是錢包。正如瀏覽器是互聯網的入口,錢包可以說是Web3世界的大門。作爲加密世界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錢包涵蓋了所有鏈上資產和數據相關的操作,包括買賣、持有、轉帳加密貨幣,以及質押等衍生操作。
從發展歷程來看,錢包可大致分爲紙錢包/腦錢包、硬體錢包、軟體錢包,以及其他密鑰托管方案等。對於大多數參與DeFi、NFT交易和遊戲的用戶而言,軟體錢包是使用最多的選擇。以目前最流行、月活用戶超3000萬的軟體錢包爲例,用戶安裝後會得到一串由12或24個有順序英文單詞組成的助記詞,一組助記詞可對應多個地址的私鑰,用於恢復和遷移帳戶。
對加密新手來說,最重要的第一課就是妥善保管自己的助記詞。去中心化的代價之一是用戶需要對自己的帳戶和錢包負責,不存在任何中心機構能夠幫你"找回密碼"。一旦助記詞被他人掌握,用戶的錢包就相當於拱手相讓。在熟悉錢包安全操作後,用戶就可以進入Web3的廣闊世界了。在衆多軟體錢包中,什麼樣的錢包才算是一款"好"錢包呢?我們可以從當前加密世界的趨勢和熱點中,尋找最符合用戶需求的錢包特點。
多鏈興起:從一家獨大到一超多強
2020年的DeFi熱潮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鏈上參與流動性挖礦和套利等金融活動,2021年GameFi的興起又進一步擴大了加密用戶羣體。以太坊在保證去中心化和安全的前提下犧牲了速度,而計算量激增也導致手續費飆升,小資金用戶的交易成本難以承受。爲降低用戶成本、提升速度,多個公鏈在這一背景下迅速崛起,改變了以太坊一家獨大的格局。
從基於以太坊的L2解決方案如Polygon,到交易所主導的公鏈,再到各種兼容EVM的公鏈等。盡管許多創新性應用最初都基於以太坊提出,但EVM使得遷移變得非常容易。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8月21日,七天活躍地址數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某鏈、以太坊、Polygon、Ronin和Avalanche,其中排名第一的鏈以其遊戲友好性擁有294萬活躍地址。
在DeFi的總鎖倉量(TVL)方面,以太坊仍然是絕對龍頭,佔據了超過一半的全鏈TVL,但這一佔比也在逐步下降。一超多強的局面已經形成,用戶希望能夠方便管理自己的多鏈資產,並實現跨鏈操作。
質押成爲主流:從POW到POS
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自誕生以來就一直遭受資源浪費的質疑,爲解決這一問題,POS被創新性地提出,並迅速成爲各大新公鏈的主流。以太坊也將在2022年9月完成向POS的轉變,即ETH 2.0。普通用戶可以利用DPOS或SaaS平台,質押少量代幣即可參與,而無需質押大量代幣成爲驗證者。
可以說,質押正在成爲普通用戶進入新公鏈最便捷的途徑。用戶在參與質押保證區塊鏈安全運行的同時也獲得獎勵,因此質押的安全性和體驗也是用戶選擇進入新POS公鏈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一站式入口:追隨Web3的飛速更迭
盡管DeFi的樂高積木組合已經令人眼花繚亂,但DeFi只是Web3世界的一個應用場景。DAO、遊戲、元宇宙等等,以及更多尚未被想象創造出的場景,將共同構成未來Web3的圖景。在互聯網誕生50多年後的今天,很少有行業能像Web3一樣,不斷湧現出令人興奮的知識、技術和需求,讓人不禁感嘆Web3發展之迅猛。
在Web3時代,以往的"使用各種帳號登入"將全部被錢包登入取代。可以說,錢包是Web3世界的第一入口。面對眼花繚亂、不斷更迭的Web3行業,用戶需要一個可以進入即探索的錢包,然後直達各種應用,完成"一站式"使用。
Omni:打造Web3的一站式超級應用
綜上所述,我們從當前市場熱點中找到了用戶對一款好用錢包的需求,即多鏈的無縫體驗、質押的便捷通道,以及對Web3世界的探索。Omni正是這樣一款錢包,除了滿足上述所有需求外,還擁有市面上可能是最爲精美的界面設計。此外,Omni還支持主流錢包的法幣入金、導入錢包、連接硬體錢包、資產價格展示等必備功能。
以下是Omni與當前主流錢包的主要功能對比:
| | Metamask | Token Pocket | Trust | Omni | |-------|------------|-----------------|-----------------|-----------------------| | 平台 | 瀏覽器、手機 | 瀏覽器、手機 | 手機 | 手機 | | 多鏈 | EVM,L1&L2 | EVM和非EVM,L1&L2 | EVM和非EVM,L1&L2 | EVM和非EVM,L1&L2 | | 硬體錢包 | 是 | 是 | 是 | 是 | | NFT展示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展示和背景 | | 法幣購幣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支持 | | 質押 | 不支持 | 僅ETH 2.0 | 不支持 | 支持 | | 瀏覽器 | Dapp | Dapp | Dapp | Dapp、新聞、行情聚合 |
多鏈資產管理
安裝Omni後,用戶可以選擇創建新錢包或導入現有錢包,也可以選擇觀察他人地址。導入錢包只需選擇原來的錢包並粘貼助記詞。爲確保最高安全性,Omni還支持硬體錢包。用戶可以輕鬆連接帳戶,保證私鑰離線安全。只需在菜單中點擊當前錢包,並點擊"連接硬體錢包"即可。
進入錢包帳戶後,Omni首頁展示了用戶的多鏈資產、ENS域名,以及直接通向質押入口和多個應用的按鈕。Omni支持超過25條公鏈,包括EVM鏈如以太坊、Avalanche、某鏈,非EVM鏈如Solana、Near和Cosmos,以及L2如Polygon、Arbitrum、Optimism和StarkNet。
Omni支持以太坊、Polygon、Avalanche、某鏈、Fantom、Solana和Arbitrum上的NFT,而且幾乎每週都會增加更多。用戶可以在一個地方查看所有NFT,並將喜歡的設置爲主屏幕背景。
Omni支持通過借記卡和信用卡直接購買加密貨幣。對於多鏈錢包而言,原生跨鏈橋支持是必要的。用戶在8月底可以開始試用原生跨鏈資產轉換,包括不同EVM鏈之間,以及非EVM鏈(如Solana和NEAR等)之間的轉換。
Omni提供多種加密貨幣的價格追蹤功能,包括AVAX、某鏈代幣、ATOM、MATIC等原生資產,以及stETH、stMATIC等質押憑證,甚至Yearn金庫集成。所有操作都可以在Omni首頁通過幾次點擊直接進行。
三步式質押和收益聚合器
Omni錢包的前身名爲Steakwallet,steak與stake(質押)同音,正是因爲Omni標志性的"三步式質押"功能。無論是對質押概念生疏的新手還是DeFi老手,Omni都大大簡化了流程,用戶無需訪問其他協議或應用,可以直接通過Omni標志性的三步流程在錢包內完成這些操作。
以ETH在某協議質押爲例,用戶點擊stETH,彈出新頁面。只需點擊"質押",選擇ETH數量,審核交易並確認即可。整個過程快速、簡單,而且不需要離開錢包去其他應用執行。
三步式質押適用於15個以上的公鏈資產,用戶還可以通過某些平台進行定投。Omni與某些協議合作,支持sAVAX、stETH、stMATIC和stSOL;通過某DEX支持xSUSHI。
Omni原生支持Yearn在以太坊和Fantom上的金庫,用戶可以輕鬆獲得收益率最優化的策略。相比訪問Yearn網站、找到金庫、連接錢包等繁瑣步驟,在Omni中只需輕點三下就能直接獲得收益。
探索Web3世界
Omni的探索界面爲用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窗口,讓用戶了解Omni支持的不同生態系統,包括最新更新、新聞、特定生態系統的原生集成,以及各行業的應用選擇。
探索頁面分爲以下幾個部分:
• 總覽
• 生態系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