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美元爭霸賽:四大勢力角逐穩定幣市場

數字美元爭霸賽:穩定幣市場的四國演義

在2025年,美國通過了GENIUS法案,徹底改變了穩定幣的遊戲規則,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美元爭奪戰"。如果將穩定幣市場比作古代的戰國時代,現在有四個強大的"諸侯"正在爭奪天下。每個聯盟都有其獨特的特色和策略,宛如四個性格迥異的武林門派。讓我們一一探討這些勢力。

GENIUS法案:改變遊戲規則的新"憲法"

GENIUS法案全稱爲《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可視爲穩定幣行業的"憲法",爲這個曾經相對無序的領域制定了明確的規則。

法案的主要規定包括:

  1. 儲備金必須1:1全額支持,只能使用美元現金和短期美國國債等最安全的資產。

  2. 設置100億美元的"分水嶺":超過此市值的穩定幣需接受聯邦政府嚴格監管;低於此數字可選擇州級較寬松監管。

  3. 禁止直接支付利息,避免穩定幣變成投機工具,同時安撫傳統銀行業。

  4. 對大科技公司發行穩定幣設置嚴格審批,防止市場壟斷。

合規優等生聯盟:USDC的困境與機遇

以Circle公司發行的USDC爲核心的聯盟,就像班裏的"三好學生":成績優秀,深受老師喜愛,但有時顯得有些"書呆子氣"。

Circle嚴格遵守所有規定,儲備金幾乎全部是美國國債和現金,透明度極高,每月發布詳細審計報告。這種做法贏得了監管機構的好感,也增加了機構投資者的信任。

然而,聯盟內部存在"家庭矛盾"。Circle(發行方)和某交易平台(主要分銷商)之間的關係類似"制造商"和"經銷商"。問題在於,這個"經銷商"過於強勢,佔據了大部分利潤。Circle每年收入16.8億美元,但營業利潤僅1.67億美元,大部分收益被某交易平台以各種形式獲取。

某交易平台之所以如此強勢,是因爲其對USD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該平台上線了大量包含USDC的交易對,爲USDC創造了真正的使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更關鍵的是,盡管GENIUS法案禁止Circle直接給USDC持有者支付利息,但某交易平台可以用自己的資金給平台上使用USDC的用戶發放"獎勵",變相提供福利。這種能力對爭取用戶至關重要,也是其在談判中佔據上風的底氣所在。

更令Circle頭疼的是,某交易平台在合同中設置了諸多限制條款。例如,Circle與其他渠道合作需獲得某交易平台的許可。甚至有條款規定,如果未來Circle無法向某交易平台分紅(比如監管禁止),某交易平台可以接管USDC的發行權。這些"霸王條款"使Circle在多項決策上都需要考慮某交易平台的態度。

對某交易平台而言,USDC帶來的利潤不僅數額巨大,而且非常穩定,不像交易手續費那樣受市場行情影響。正因如此,某交易平台一直有意收購Circle,徹底控制這個"現金奶牛"。但Circle在2025年成功上市後,股價大幅漲,使收購計劃變得更加昂貴,某交易平台只能暫時擱置這個想法。

Circle選擇上市的原因正是爲了獲得更多資金和獨立性,減少對某交易平台的過度依賴,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這場"制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博弈,將決定USDC聯盟的未來走向。

離岸帝國:USDT的全球戰略

以某公司的USDT爲核心的聯盟,如果說USDC聯盟是"三好學生",那麼USDT聯盟就像是"江湖老大"——經驗豐富,手段靈活,在全球各地都有"小弟"。

USDT目前是市值最大的穩定幣,接近1500億美元,盈利能力驚人,年利潤以十億美元計。他們的"賺錢祕訣"主要有兩個:

  1. 高收益投資策略:除了投資安全的美國國債,他們還會投資一些風險更高但收益也更高的資產,如公司債券、擔保貸款、貴金屬,甚至比特幣。據估計,約18%的儲備金投資於這些高風險高收益資產。

  2. 極低的渠道成本:憑藉先發優勢和市場地位,USDT不需要向各大交易所支付高昂的上幣費用或分成。相反,各大交易所都主動爭相上線包含USDT的交易對,因爲用戶需求巨大。

面對新法案的挑戰,某公司採取了雙軌制策略:保持原有的USDT繼續服務全球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同時爲美國市場開發一個完全合規的新穩定幣。

某區塊鏈網路是USDT聯盟的另一個重要成員。超過50%的USDT在該網路上流通,因爲其轉帳費用低、速度快,特別適合跨境匯款和交易。這種關係是互利共贏的:USDT獲得了高效的基礎設施,該網路獲得了巨大的交易量和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某公司還有強大的政治背景。他們與某華爾街巨頭合作,而這家公司的CEO正是本屆政府的商務部長。這位部長曾公開爲某公司背書,聲稱"某公司言出必行"。這種政治關係爲某公司提供了強大的"保護傘"。

更巧妙的是,GENIUS法案允許與監管制度"基本相似"的外國司法管轄區建立互惠關係。某公司已經在薩爾瓦多獲得了許可,憑藉其強大的政治資本,完全有可能遊說美國政府將薩爾瓦多的監管制度認定爲"基本相似",從而爲USDT重新進入美國市場打開一扇後門。

政治權貴集團:USD1的崛起

第三個"門派"是最新也最具爭議的一個——以USD1穩定幣爲核心的聯盟。如果前兩個聯盟是靠技術實力和市場積累起家,那麼這個聯盟就是典型的"政治+資本"強強聯合,頗有古代"皇室聯姻"的味道。

這個聯盟的成員陣容可謂星光熠熠:

  1. 政治明星:包括USD1在內的某金融項目與某政治家族關係密切。該項目的官網標題寫着"Inspired by某政治家族, Powered by USD1",顯示了其強大的政治影響力。

  2. 分銷巨頭:某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爲USD1提供了強大的分銷網路。

  3. 主權資本:2025年3月,某國有投資機構宣布斥資20億美元投資某交易所,並使用USD1來結算這筆投資。這一招堪稱"神來之筆"——某交易所巧妙地利用這些USD1創建了平台上的USD1交易對,爲向普通用戶分發USD1構建了完整的渠道。

  4. 基礎設施:某知名人士在這個聯盟中扮演着關鍵角色,既是投資者又是顧問,USD1選擇在他的區塊鏈網路上發行。

這種"自上而下"的市場開拓策略與傳統加密貨幣的發展路徑截然不同。USD1聯盟直接通過政治影響力和主權級別的大額交易,瞬間創造出巨大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這種做法可以說是對傳統競爭模式的"降維打擊"。

然而,USD1的政治資源優勢也是一柄"雙刃劍"。當前某政治家族執政期間,包括USD1在內的整個家族加密產業確實風光無限。但政治風向變化莫測,一旦政權更迭,USD1很可能面臨政治清算的風險。因此,USD1的政治資源既是它今天最大的競爭優勢,也可能成爲它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傳統銀行的反擊

對加密穩定幣最大的威脅可能不是來自彼此,而是來自他們試圖顛覆的傳統金融體系。當加密世界的原生玩家們鬥得正酣時,傳統世界的"巨獸"們也悄然入場了。

某大型銀行推出的數字美元很有意思:它看起來像穩定幣,用起來像穩定幣,但在法律上不是穩定幣,而是銀行存款的代幣化形式。這個區別很重要,帶來了幾個"殺手鐧"特性:

  1. 它可以合法地支付利息,因爲它本質就是存款。而這是GENIUS法案明令禁止穩定幣做的事情。
  2. 它由銀行直接背書,信用極高。
  3. 它在成熟的銀行監管框架下運作,不需要適應全新、未經檢驗的穩定幣法規。

然而,它也有一個巨大的限制:它是一個"私人會所"。只有經過該銀行嚴格審批的大型機構才能加入這個網路,普通人無法使用。它的戰場是機構結算,而不是日常支付。

除了這家銀行,其他大型銀行也在探索發行自己的存款代幣,甚至考慮組建銀行聯盟來創建一個共享的、可互操作的、由銀行主導的數字貨幣。這實際上是銀行業爲了防止被加密原生穩定幣"去中介化"而採取的協同防御行動。它們的策略很聰明:借用新技術(區塊鏈),同時保留自己的核心優勢,如信譽、監管清晰、與現有金融系統的無縫連接等。

這種趨勢預示着數字美元的未來將可能出現分化。市場不會走向單一類型的數字美元,而是分裂爲服務於不同市場的兩大類別:穩定幣主導加密原生和零售市場,存款代幣主導機構和B2B市場。

城門外的挑戰者:科技公司的多樣化策略

在各大聯盟爭奪地盤的同時,一些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尋找自己的機會,但他們的策略各不相同。

  1. 某支付公司:選擇了一條很聰明的路,不直接參與穩定幣發行的競爭,而是爲所有人提供基礎設施服務。通過收購某些公司,該公司獲得了"穩定幣即服務"的能力,讓任何開發者都能輕鬆發行自己的穩定幣。

  2. 某支付巨頭:雖然其穩定幣市值只有9億美元,但他們提供高達3.7%的年化收益率來吸引用戶。這看起來違反了GENIUS法案禁止穩定幣支付利息的規定,但該公司很聰明地將其包裝成"忠誠度獎勵",資金來源於公司自己的金庫,而不是穩定幣的儲備金利息。

  3. 某些零售巨頭:對於這些公司來說,發行穩定幣的動機很明確:減少每年數十億美元的信用卡手續費,並建立自己的支付生態系統。然而,它們面臨的主要障礙是GENIUS法案對非金融公司發行穩定幣的嚴格限制。

  4. 某社交媒體巨頭:經歷了之前穩定幣項目的慘敗後,該公司變得非常謹慎,明確表示新策略重點是"實際支付場景"而非"重塑貨幣體系",比如專注於爲創作者提供跨境支付服務。

未來展望:四強爭霸的結局

這場戰爭可能不會有唯一的贏家。更可能的情況是市場分化:

  1. 機構市場:銀行聯盟的存款代幣可能會佔據主導地位,因爲它們可以付利息,監管清晰,更符合機構需求。

  2. 美國零售市場:USDC聯盟憑藉其合規性和與美國最大交易所的深度整合,可能繼續領先。

  3. 全球新興市場:USDT聯盟憑藉其先發優勢和在新興市場的深厚根基,可能繼續稱王。

  4. 政治驅動的特殊場景:USD1聯盟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政治和主權交易中發揮獨特作用。

這場穩定幣大戰反映的不僅僅是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競爭,更是不同金融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較量。傳統金融強調安全和監管,加密原生項目

USDC0.0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空投收割机vip
· 07-24 03:08
山寨还是跑路?
回復0
Sunday Degenvip
· 07-24 02:39
四雄混战有意思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