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質押與流動性再質押生態全景:ETH收益最大化的新趨勢

robot
摘要生成中

再質押和流動性再質押生態全貌

引言

再質押和流動性再質押近期受到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在希望提高ETH回報的用戶中。根據數據平台統計,這兩個類別的總鎖倉量增長迅速,在所有DeFi類別中分別排名第五和第六。再質押生態發展迅猛,但在深入了解它們帶來的額外收益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再質押和流動性再質押的基本原理。

質押和流動性質押背景

以太坊質押是指投入ETH來保護網路並獲得額外ETH獎勵。雖然質押ETH能產生回報,但同時也面臨被懲罰的風險,以及由於解除質押期而無法及時賣出ETH導致的流動性不足風險。

成爲驗證者需要32 ETH的大額前期資金,這對很多人來說門檻過高。因此出現了集合質押服務,允許多個用戶合並ETH來滿足最低質押要求。

盡管這些服務允許質押任意數量的ETH,但質押的ETH仍處於"鎖定"狀態,直到解除質押(需要幾天時間)才能訪問。流動性質押應運而生,它鑄造流動性代幣來代表用戶質押的ETH,這些代幣可用於參與DeFi活動以增加收益。

一覽流動性再質押全貌圖

再質押的興起

再質押是由EigenLayer首次提出的概念,它涉及使用質押的ETH來保護無法在EVM上部署或驗證的模塊,如側鏈、預言機網路和數據可用性層。這些模塊通常需要主動驗證服務(AVS),由自己的代幣保護,但會遇到需要自建安全網路和信任度較低等問題。再質押利用以太坊的大型驗證者集來提供安全性,提高了攻擊成本。

雖然EigenLayer是第一個再質押協議,但也出現了其他競爭對手。它們都旨在利用再質押資產提供安全性,但在具體實現上有所不同。

一覽流動性再質押全貌圖

再質押協議概述

目前主要的再質押協議包括EigenLayer、Karak和Symbiotic。它們在支持的資產、安全模型、執行層和合作夥伴等方面存在差異:

  • EigenLayer目前僅支持ETH和ETH流動質押代幣,安全性較高。
  • Karak和Symbiotic支持更廣泛的資產,安全性更靈活。
  • EigenLayer和Karak的核心合約可升級,Symbiotic的核心合約基本不可變。
  • Karak推出了K2測試網,EigenLayer和Symbiotic沒有類似的測試環境。
  • EigenLayer上構建的AVS數量最多,包括EigenDA、AltLayer等。

一覽流動性再質押全貌圖

流動性再質押概述

主要的流動性再質押協議包括EtherFi、Renzo、Puffer、Kelp、Eigenpie、Swell和Mellow等。它們在以下方面存在差異:

  • 流動再質押代幣類型:原生、基於籃子或獨立。
  • 支持的存款資產:從僅ETH到多種LST不等。
  • DeFi集成程度:從5個到136個不等。
  • Layer支持情況。
  • 驗證者類型:白名單、單獨或無需許可。

一覽流動性再質押全貌圖

再質押的增長

再質押存款自2023年底以來激增。流動性再質押比率已超70%,近幾個月持續增長5-10%。但Eigenlayer和Pendle在6月底出現大量提款。

隨着Symbiotic和Karak未來的代幣發行以及存款上限的提高,用戶可能會繼續在這些協議上尋求收益。

一覽流動性再質押全貌圖

結論

截至2024年7月,質押的ETH接近3300萬個,其中約1340萬個ETH(460億美元)通過流動質押平台質押,佔比40.5%。再質押與流動質押的比例約爲35.6%。

隨着AVS獎勵和懲罰的激活,再質押協議上的新服務可以通過新代幣分配獎勵。雖然空投可能導致部分流動性流出,但長期來看收益尋求者可能會被吸引。

未來再質押平台取消存款上限並擴展到其他資產後,有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一覽流動性再質押全貌圖

ETH-5.7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Permabull Petevip
· 14小時前
长期看多ETH
回復0
NFT收藏癖vip
· 07-31 11:22
增收不增风险
回復0
FlatTaxvip
· 07-30 20:50
质押的收益挺香的
回復0
数据酋长vip
· 07-29 09:36
风险与收益共存
回復0
ThatsNotARugPullvip
· 07-29 09:33
风险与机遇共存
回復0
Wallet_Detectivevip
· 07-29 09:25
ETH的新玩法真香
回復0
薛定谔的私钥vip
· 07-29 09:14
空气监管管不住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