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傳統金融融合:2025年互聯互通的五大途徑

「上鏈」與「在鏈」:探討區塊鏈與傳統金融的融合

近日,一位區塊鏈行業高管在某大型區塊鏈技術會議上發表了題爲「上鏈」與「在鏈」的主題演講。演講圍繞傳統金融市場與加密金融市場的對比、互聯互通趨勢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展開。以下是演講內容的主要要點:

HashKey Group董事長兼CEO肖風博士SmartCon 2024演講全文:「上鏈」與「在鏈」

傳統金融市場與加密金融市場的對比

過去十年,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正在構建一個新的金融市場體系——加密金融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使用法幣作爲記帳單位不同,加密金融市場採用分布式記帳,以加密貨幣爲記帳單位。這兩個市場體系正逐漸呈現互聯互通的趨勢。

2025年:互聯互通的五種途徑

  1. 穩定幣:預計2024年交易額將達到六萬億美元,是法幣和加密貨幣聯通的主要渠道。

  2. ETF:將鏈上數字原生資產轉化爲鏈下證券,方便傳統投資者配置加密貨幣資產。

  3. RWA(現實資產代幣化):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傳統資產上鏈並代幣化。

  4. STO(證券型代幣發行):未來可能成爲Web3企業融資和上市的新途徑。

  5. 持牌金融機構:作爲兩個金融市場互通的重要渠道。

「上鏈」與「在鏈」的概念

資產存在兩種狀態:

  1. 上鏈:將現實世界資產數據登記在分布式帳本上,獲得全球流動性。
  2. 在鏈:數字原生資產,如比特幣,本身就存在於區塊鏈上。

「上鏈」的三種方式

  1. 數據上鏈:通過預言機將Web2世界的數據傳輸到區塊鏈上。
  2. 硬件設備上鏈:如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
  3. 資產上鏈:即DeFi(去中心化金融),將現實世界的金融資產代幣化。

這些上鏈方式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資產的代幣化,使資產能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流動性。

分布式帳本技術(DLT)的兩層價值

  1. 改善現有商業模式:如優化銀行資金結算和清算流程,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2. 創新商業模式:如比特幣,在DLT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資產類別——代幣(Token)。

代幣作爲加密資產

在區塊鏈世界中,代幣不僅是使用許可或數據單位,更是一種新的金融資產類別。基於密碼學、區塊鏈和自我管理的數字錢包,代幣成爲了加密資產的代表。

合規需求下的分布式帳本技術

隨着傳統金融和加密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對分布式帳本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合規、KYC(了解你的客戶)、AML(反洗錢)和CFT(反恐融資)。持牌、合規、受監管將在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

結語

區塊鏈技術和分布式帳本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基於這些技術創造的應用和新型資產。這些創新將成爲用戶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ashKey Group董事長兼CEO肖風博士SmartCon 2024演講全文:「上鏈」與「在鏈」

BTC-0.7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老韭の自白vip
· 13小時前
跟踪链改发展中
回復0
WalletDetectivevip
· 13小時前
离不开稳定币接入
回復0
Degentlemanvip
· 14小時前
融合是大势所趋
回復0
快照民工vip
· 14小時前
早就该融合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