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Omni钱包:多链管理、便捷质押与Web3探索的一站式入口
钱包:通往Web3世界的大门
以太坊智能合约的诞生点燃了人们构建世界计算机的热情,各类去中心化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交易、借贷到游戏、NFT,区块链的安全性和智能合约的易用性使得链上开发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不同应用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组合。
截至2022年8月,各公链上的去中心化应用数量已经超过4000个,而且每月还在以数十个的速度持续增长。
区块链地址是用户与智能合约交互的基本单位。与现实地址和交易所不同,链上地址可以做到完全匿名,无需KYC,每个用户也可以创建多个地址。如果说通过交易所购买加密货币是进入加密世界的第一步,拥有链上地址才算真正打开了加密新世界的大门。截至2022年8月,以太坊累计地址数已突破2亿,每日交易笔数超过100万。
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使得用户能够真正管理自己的数据和资产,这也是Web3最重要的特征,而管理工具就是钱包。正如浏览器是互联网的入口,钱包可以说是Web3世界的大门。作为加密世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钱包涵盖了所有链上资产和数据相关的操作,包括买卖、持有、转账加密货币,以及质押等衍生操作。
从发展历程来看,钱包可大致分为纸钱包/脑钱包、硬件钱包、软件钱包,以及其他密钥托管方案等。对于大多数参与DeFi、NFT交易和游戏的用户而言,软件钱包是使用最多的选择。以目前最流行、月活用户超3000万的软件钱包为例,用户安装后会得到一串由12或24个有顺序英文单词组成的助记词,一组助记词可对应多个地址的私钥,用于恢复和迁移账户。
对加密新手来说,最重要的第一课就是妥善保管自己的助记词。去中心化的代价之一是用户需要对自己的账户和钱包负责,不存在任何中心机构能够帮你"找回密码"。一旦助记词被他人掌握,用户的钱包就相当于拱手相让。在熟悉钱包安全操作后,用户就可以进入Web3的广阔世界了。在众多软件钱包中,什么样的钱包才算是一款"好"钱包呢?我们可以从当前加密世界的趋势和热点中,寻找最符合用户需求的钱包特点。
多链兴起:从一家独大到一超多强
2020年的DeFi热潮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链上参与流动性挖矿和套利等金融活动,2021年GameFi的兴起又进一步扩大了加密用户群体。以太坊在保证去中心化和安全的前提下牺牲了速度,而计算量激增也导致手续费飙升,小资金用户的交易成本难以承受。为降低用户成本、提升速度,多个公链在这一背景下迅速崛起,改变了以太坊一家独大的格局。
从基于以太坊的L2解决方案如Polygon,到交易所主导的公链,再到各种兼容EVM的公链等。尽管许多创新性应用最初都基于以太坊提出,但EVM使得迁移变得非常容易。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8月21日,七天活跃地址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某链、以太坊、Polygon、Ronin和Avalanche,其中排名第一的链以其游戏友好性拥有294万活跃地址。
在DeFi的总锁仓量(TVL)方面,以太坊仍然是绝对龙头,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全链TVL,但这一占比也在逐步下降。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用户希望能够方便管理自己的多链资产,并实现跨链操作。
质押成为主流:从POW到POS
比特币的POW共识机制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遭受资源浪费的质疑,为解决这一问题,POS被创新性地提出,并迅速成为各大新公链的主流。以太坊也将在2022年9月完成向POS的转变,即ETH 2.0。普通用户可以利用DPOS或SaaS平台,质押少量代币即可参与,而无需质押大量代币成为验证者。
可以说,质押正在成为普通用户进入新公链最便捷的途径。用户在参与质押保证区块链安全运行的同时也获得奖励,因此质押的安全性和体验也是用户选择进入新POS公链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站式入口:追随Web3的飞速更迭
尽管DeFi的乐高积木组合已经令人眼花缭乱,但DeFi只是Web3世界的一个应用场景。DAO、游戏、元宇宙等等,以及更多尚未被想象创造出的场景,将共同构成未来Web3的图景。在互联网诞生50多年后的今天,很少有行业能像Web3一样,不断涌现出令人兴奋的知识、技术和需求,让人不禁感叹Web3发展之迅猛。
在Web3时代,以往的"使用各种账号登录"将全部被钱包登录取代。可以说,钱包是Web3世界的第一入口。面对眼花缭乱、不断更迭的Web3行业,用户需要一个可以进入即探索的钱包,然后直达各种应用,完成"一站式"使用。
Omni:打造Web3的一站式超级应用
综上所述,我们从当前市场热点中找到了用户对一款好用钱包的需求,即多链的无缝体验、质押的便捷通道,以及对Web3世界的探索。Omni正是这样一款钱包,除了满足上述所有需求外,还拥有市面上可能是最为精美的界面设计。此外,Omni还支持主流钱包的法币入金、导入钱包、连接硬件钱包、资产价格展示等必备功能。
以下是Omni与当前主流钱包的主要功能对比:
| | Metamask | Token Pocket | Trust Wallet | Omni | |-------|------------|-----------------|-----------------|-----------------------| | 平台 | 浏览器、手机 | 浏览器、手机 | 手机 | 手机 | | 多链 | EVM,L1&L2 | EVM和非EVM,L1&L2 | EVM和非EVM,L1&L2 | EVM和非EVM,L1&L2 | | 硬件钱包 | 是 | 是 | 是 | 是 | | NFT展示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展示和背景 | | 法币购币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支持 | | 质押 | 不支持 | 仅ETH 2.0 | 不支持 | 支持 | | 浏览器 | Dapp | Dapp | Dapp | Dapp、新闻、行情聚合 |
多链资产管理
安装Omni后,用户可以选择创建新钱包或导入现有钱包,也可以选择观察他人地址。导入钱包只需选择原来的钱包并粘贴助记词。为确保最高安全性,Omni还支持硬件钱包。用户可以轻松连接账户,保证私钥离线安全。只需在菜单中点击当前钱包,并点击"连接硬件钱包"即可。
进入钱包账户后,Omni首页展示了用户的多链资产、ENS域名,以及直接通向质押入口和多个应用的按钮。Omni支持超过25条公链,包括EVM链如以太坊、Avalanche、某链,非EVM链如Solana、Near和Cosmos,以及L2如Polygon、Arbitrum、Optimism和StarkNet。
Omni支持以太坊、Polygon、Avalanche、某链、Fantom、Solana和Arbitrum上的NFT,而且几乎每周都会增加更多。用户可以在一个地方查看所有NFT,并将喜欢的设置为主屏幕背景。
Omni支持通过借记卡和信用卡直接购买加密货币。对于多链钱包而言,原生跨链桥支持是必要的。用户在8月底可以开始试用原生跨链资产转换,包括不同EVM链之间,以及非EVM链(如Solana和NEAR等)之间的转换。
Omni提供多种加密货币的价格追踪功能,包括AVAX、某链代币、ATOM、MATIC等原生资产,以及stETH、stMATIC等质押凭证,甚至Yearn金库集成。所有操作都可以在Omni首页通过几次点击直接进行。
三步式质押和收益聚合器
Omni钱包的前身名为Steakwallet,steak与stake(质押)同音,正是因为Omni标志性的"三步式质押"功能。无论是对质押概念生疏的新手还是DeFi老手,Omni都大大简化了流程,用户无需访问其他协议或应用,可以直接通过Omni标志性的三步流程在钱包内完成这些操作。
以ETH在某协议质押为例,用户点击stETH,弹出新页面。只需点击"质押",选择ETH数量,审核交易并确认即可。整个过程快速、简单,而且不需要离开钱包去其他应用执行。
三步式质押适用于15个以上的公链资产,用户还可以通过某些平台进行定投。Omni与某些协议合作,支持sAVAX、stETH、stMATIC和stSOL;通过某DEX支持xSUSHI。
Omni原生支持Yearn在以太坊和Fantom上的金库,用户可以轻松获得收益率最优化的策略。相比访问Yearn网站、找到金库、连接钱包等繁琐步骤,在Omni中只需轻点三下就能直接获得收益。
探索Web3世界
Omni的探索界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窗口,让用户了解Omni支持的不同生态系统,包括最新更新、新闻、特定生态系统的原生集成,以及各行业的应用选择。
探索页面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总览
• 生态系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