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 新兴避险资产展现惊人稳定性

数字资产在动荡时代展现韧性

2025年6月,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一场重大考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传统避险资产黄金价格飙升至3450美元/盎司附近,而比特币则在105,000美元关口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这种与地缘危机"脱敏"的表现,反映了加密市场底层逻辑的深刻变化。

一、地缘冲击传导机制的失效

  1. 冲突冲击的"钝化效应"

近期中东局势恶化,比特币仅出现短暂波动后迅速企稳,与过去地缘事件引发的大幅波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抗压能力的提升源于市场结构的质变:长期持有者占比突破70%,投机性筹码占比降至五年最低。机构投资者通过衍生品市场建立的套保体系,有效缓冲了突发事件的瞬时冲击。

中东局势恶化,比特币逐渐脱敏?

  1. 避险逻辑的范式转移

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属性正在被重新定义。在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下,比特币与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的负相关性显著增强,使其更接近"流动性对冲工具"而非单纯避险资产。

  1. 地缘溢价的"定向吸收"

中东冲突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一些国家通过比特币结算部分石油出口,这种实体经济的渗透使得地缘风险部分转化为比特币的刚性需求。数据显示,冲突地区的链上交易量在事件后大幅增加。

二、宏观周期的嵌套博弈

  1. 货币政策转向的确定性红利

市场对第三季度降息的预期概率已达68%,这直接反映在比特币期限结构的陡峭化上。历史数据显示,在降息周期启动前3个月,比特币平均涨幅显著高于黄金。

  1. 通胀压力的缓解

近期核心通胀指标回落,供应链压力指数降至疫情前水平。这虽然削弱了比特币的抗通胀叙事,却意外释放了其"增长敏感资产"属性。一些企业已开始将持有的比特币从"无形资产"转为"战略储备"。

  1. 政策分化带来的套利空间

中美货币政策的背道而驰,催生了跨境资本通过比特币进行套利的灰色通道。数据显示,中美贸易走廊的比特币场外交易量在关税争端期间大幅增长。

三、市场结构的深层变革

  1. 持仓结构的"去杠杆化"

期货市场中套保头寸占比首次突破60%,永续合约资金费率保持稳定。这种变化使得市场不再依赖杠杆资金推动,过去常见的"多空双爆"现象基本消失。

  1. 流动性结构的"分层加固"

机构托管账户余额占比显著提升,这类"冷存储"筹码形成天然的价格稳定器,使得短期抛压难以击穿关键支撑位。

  1. 估值体系的"传统融合"

比特币与传统资产指数的相关性发生变化,反映出市场正在用传统资产定价模型重构估值逻辑。比特币的波动率已接近科技成长股水平,远低于几年前。

四、短期价格分析

比特币目前在50日移动平均线附近获得支撑,但多头难以突破20日均线。技术指标显示多空双方暂时处于均衡状态。上方关键阻力位在110,530美元至111,980美元区间,下方支撑位在100,000美元附近。

中东局势恶化,比特币逐渐脱敏?

五、未来路径推演

  1. 6-8月:震荡蓄势期

预计比特币将在98,000-112,000美元区间震荡。关注美联储7月会议的政策信号,以及200日均线的支撑作用。

  1. 9-11月:可能的主升浪

历史季节性规律显示10月表现较好,加上美联储可能首次降息,比特币或开启新一轮上涨。美债到期高峰可能引发流动性释放,成为有利因素。

  1.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引发短期波动。投资者需警惕年底可能出现的回调。

结语

在全球货币秩序重构的背景下,比特币正在经历角色转变。其价格稳定性不再仅仅源自波动率的降低,而是底层价值支撑的重构。比特币正逐步从投机符号演变为连接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工具,在新的金融生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19小时前
谁说机构入场就稳了 别太天真
回复0
UnluckyLemurvip
· 07-18 19:29
看10w就是个零...20w不是梦
回复0
DegenDreamervip
· 07-18 19:28
又是躺着赚钱的一天~
回复0
TokenSleuthvip
· 07-18 19:26
还好上车早~十万美金了都
回复0
空气币品鉴大师vip
· 07-18 19:25
早就料到这一天了
回复0
会飞的资深韭菜vip
· 07-18 19:14
btc这波真牛啊 稳的一批
回复0
ShadowStakervip
· 07-18 19:08
嗯……验证者流失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老实说。网络韧性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