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资产时代职务犯罪新形态:从隐秘到追踪的演变

职务犯罪在加密时代的新形态:从最新案例看隐秘利益输送的演变

国家机关、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被统称为"职务犯罪"。这一概念涵盖了多种具体罪名,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近年来,随着加密资产的兴起,这些传统的职务犯罪正在呈现出新的特征。

最新涉币职务犯罪案例回顾

证监会高官涉币案

近期,一则公告披露了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严重违纪违法的消息。该官员被指滥用监管权力,在信息技术系统相关业务中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并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权钱交易。这一案件可能涉及受贿罪,根据我国刑法,受贿金额在3万元以上即可构成犯罪,量刑则根据金额大小有所不同。

北京1.4亿元虚拟货币职务侵占案

2020年至2021年间,某科技公司员工冯某利用职务之便,与他人共谋骗取公司奖励金1.4亿余元。犯罪分子通过多个境外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和混币器将赃款转移,企图掩盖资金来源。案发后,冯某主动退还了部分赃款,包括92枚比特币,总计追回赃款约8900万元。由于冯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被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加密时代的职务犯罪:北京亿元涉币职务侵占案,追赃8900万

涉币职务犯罪的新特征

  1. 侦查技术的进步:尽管犯罪分子使用了混币器等工具,但执法机关仍能成功追踪资金流向,表明当前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有效应对这类隐匿手法。

  2. 追赃难度增加:加密资产的特性使得追回赃款变得更加复杂。如果犯罪所得被转换为加密货币并存储在冷钱包或由境外人员控制,司法机关可能难以直接追回或冻结这些资产。

  3. 犯罪嫌疑人配合的重要性:在涉及加密资产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主动配合对于追回赃款至关重要。

对策与展望

面对这一新趋势,执法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对加密资产的认知和技术能力。同时,相关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利用加密资产进行违法活动并不能确保逃脱法律制裁。

随着加密资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预计未来这类犯罪可能会更加普遍。这要求执法机构持续更新侦查技术,同时也提醒相关人员要严守法律底线,不要心存侥幸。

BTC-1.1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Maximalistvip
· 07-31 07:08
唉... 又一次可预测的监管俘获案例出现在加密领域。web3 值得更好的监管。
查看原文回复0
元宇宙包租公vip
· 07-30 19:41
币圈大佬潜伏党 删除就输了
回复0
TrustMeBrovip
· 07-29 01:43
币圈卧底被抓了
回复0
测试网学者vip
· 07-29 01:42
用USDT收钱最合适了
回复0
screenshot_gainsvip
· 07-29 01:40
现在的蛇鼠一窝也太明目张胆了
回复0
烧钱研究协会vip
· 07-29 01:14
这个监管机构也是打错了代码看大了杠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