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加密监管与税收体系重大变革越南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长期不明确,相关税收政策处于灰色地带。然而,这一局面在2025年6月14日发生重大转变。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将加密资产纳入法律框架并实施分类监管,正式赋予其法律地位,成为该国加密资产监管进程的里程碑。新法将数字资产划分为"虚拟资产"与"加密资产"两类,剔除证券、数字法币等金融工具,并赋予政府制定实施细则的权限,同时强化网络安全、反洗钱及反恐融资要求。该法定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核心目标是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对接国际监管标准,助力越南早日脱离FATF灰名单。## 1. 越南明确加密资产的法律地位在《数字技术产业法》颁布前,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性一直模糊。早期,政府主要限制其作为支付手段并发布风险警示。2017年7月,越南国家银行明确禁止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并强调其非法性。2018年4月,总理要求加强对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的管理。尽管财政部2016年4月曾将加密货币定义为"财产"和"商品",但缺乏明确立法支持。根据2015年民法典,数字资产不属于定义的资产类别,造成重大法律空白。2025年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明确定义"数字资产",并细分为"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这一突破结束了加密资产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正式确认为民法下的合法财产。这种从"不承认"到"合法化"的转变源于政府认识到加密经济的潜力。越南拥有全球第五高的加密货币持有率,约20.95%人口持有加密资产,年流入资金超1000亿美元。同时,越南也面临国际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压力。因此,合法化是吸引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有效监管的必要前提。## 2. 越南加密货币监管体系的转向越南加密监管制度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导。过去存在不完善、一刀切的问题,现已形成初步分工监管架构,并推进多项监管试点项目。### 2.1 监管制度框架演变梳理2016-2022年,越南加密监管经历从无到有、从一刀切到探索研究阶段。2016年4月,财政部不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定性模糊。2017年7月,国家银行禁止作为支付手段。2018年4月,总理要求加强管理。2020年5月,总理指示研究区块链在加密货币中的应用。2022年3月,越南区块链协会成立。同年通过反洗钱立法,要求支付服务机构实施KYC措施。2023年后,特别是2024年高层变动后,监管态度逐渐软化。2024年2月,总理指示起草虚拟资产法律框架。10月发布国家区块链战略,将区块链作为数字转型核心支柱。2025年6月,《数字技术产业法》通过,确立宽容审慎的监管框架,推动更广泛的数字经济发展。### 2.2 越南现有监管架构和分工体系概述越南当前加密监管由各部委分工负责,形成"松散监管"格局。国家银行、财政部、公安部和区块链协会等机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和完善监管框架。### 2.3 新常态下的监管沙盒试点和风险合规建设越南积极引入监管沙盒机制和试点项目,探索数字资产的创新应用。正讨论建立区域和国际金融中心,引入金融科技沙盒,特别是针对加密资产的商业模式。岘港已获准试行特殊机制,包括使用USDT进行国际游客支付的试点项目。越南还在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数字索姆)的研发。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合规仍是核心关注点,尤其是在被FATF列入灰名单后。《数字技术产业法》要求严格实施AML和CTF措施,以提升安全性和透明度。## 3. 越南加密货币税收政策及其最新进展### 3.1 目前越南加密货币交易仍处于税收模糊地带长期以来,加密货币交易处于税收模糊地带,缺乏明确法律定义和监管框架。与清晰的股票交易税收制度相比,加密领域活动长期免于纳税义务,使越南成为事实上的"避税天堂"。### 3.2 新规为加密货币征税勾勒法律框架《数字技术产业法》为未来征税奠定法律基础。财政部正敲定加密货币发行和交易试点计划决议草案,评估对加密资产交易应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可能性。关于税率,存在多种探讨。有建议效仿股票交易,对加密交易征收0.1%交易税。如归类为投资资产,交易利润可能征收资本利得税。对企业可能征收20%企业所得税。还有建议对NFT利润征收5-10%个人所得税,对外国投资者利润征收1-5%提款费,并考虑对试点交易所提供税收优惠。## 4. 越南加密货币政策展望越南未来加密资产政策将继续呈现"包容审慎"特征:1. 更多监管细则将出台并执行,明确许可要求、运营标准、消费者保护措施等。监管沙盒将继续发挥作用。2. 税收框架将逐步完善并落地。财政部将加速出台具体税收细则,可能引入电商平台税收经验,制定差异化税收政策。3. 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将逐步融合,探索加密银行、国家加密交易所和稳定币的发展。越南或将成为东南亚加密经济的"合规创新"典范,与泰国、马来西亚共同竞争市场。近期政策表明其正从"灰色地带"向"明确规范"转型,可能为其他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提供范本,在不扼杀创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的加密资产监管和税收体系。
越南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 加密资产合法化监管框架正式确立
越南加密监管与税收体系重大变革
越南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长期不明确,相关税收政策处于灰色地带。然而,这一局面在2025年6月14日发生重大转变。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将加密资产纳入法律框架并实施分类监管,正式赋予其法律地位,成为该国加密资产监管进程的里程碑。
新法将数字资产划分为"虚拟资产"与"加密资产"两类,剔除证券、数字法币等金融工具,并赋予政府制定实施细则的权限,同时强化网络安全、反洗钱及反恐融资要求。该法定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核心目标是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对接国际监管标准,助力越南早日脱离FATF灰名单。
1. 越南明确加密资产的法律地位
在《数字技术产业法》颁布前,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性一直模糊。早期,政府主要限制其作为支付手段并发布风险警示。2017年7月,越南国家银行明确禁止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并强调其非法性。2018年4月,总理要求加强对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的管理。
尽管财政部2016年4月曾将加密货币定义为"财产"和"商品",但缺乏明确立法支持。根据2015年民法典,数字资产不属于定义的资产类别,造成重大法律空白。
2025年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明确定义"数字资产",并细分为"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这一突破结束了加密资产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正式确认为民法下的合法财产。
这种从"不承认"到"合法化"的转变源于政府认识到加密经济的潜力。越南拥有全球第五高的加密货币持有率,约20.95%人口持有加密资产,年流入资金超1000亿美元。同时,越南也面临国际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压力。因此,合法化是吸引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有效监管的必要前提。
2. 越南加密货币监管体系的转向
越南加密监管制度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导。过去存在不完善、一刀切的问题,现已形成初步分工监管架构,并推进多项监管试点项目。
2.1 监管制度框架演变梳理
2016-2022年,越南加密监管经历从无到有、从一刀切到探索研究阶段。
2016年4月,财政部不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定性模糊。2017年7月,国家银行禁止作为支付手段。2018年4月,总理要求加强管理。
2020年5月,总理指示研究区块链在加密货币中的应用。2022年3月,越南区块链协会成立。同年通过反洗钱立法,要求支付服务机构实施KYC措施。
2023年后,特别是2024年高层变动后,监管态度逐渐软化。2024年2月,总理指示起草虚拟资产法律框架。10月发布国家区块链战略,将区块链作为数字转型核心支柱。
2025年6月,《数字技术产业法》通过,确立宽容审慎的监管框架,推动更广泛的数字经济发展。
2.2 越南现有监管架构和分工体系概述
越南当前加密监管由各部委分工负责,形成"松散监管"格局。国家银行、财政部、公安部和区块链协会等机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和完善监管框架。
2.3 新常态下的监管沙盒试点和风险合规建设
越南积极引入监管沙盒机制和试点项目,探索数字资产的创新应用。正讨论建立区域和国际金融中心,引入金融科技沙盒,特别是针对加密资产的商业模式。
岘港已获准试行特殊机制,包括使用USDT进行国际游客支付的试点项目。越南还在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数字索姆)的研发。
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合规仍是核心关注点,尤其是在被FATF列入灰名单后。《数字技术产业法》要求严格实施AML和CTF措施,以提升安全性和透明度。
3. 越南加密货币税收政策及其最新进展
3.1 目前越南加密货币交易仍处于税收模糊地带
长期以来,加密货币交易处于税收模糊地带,缺乏明确法律定义和监管框架。与清晰的股票交易税收制度相比,加密领域活动长期免于纳税义务,使越南成为事实上的"避税天堂"。
3.2 新规为加密货币征税勾勒法律框架
《数字技术产业法》为未来征税奠定法律基础。财政部正敲定加密货币发行和交易试点计划决议草案,评估对加密资产交易应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可能性。
关于税率,存在多种探讨。有建议效仿股票交易,对加密交易征收0.1%交易税。如归类为投资资产,交易利润可能征收资本利得税。对企业可能征收20%企业所得税。还有建议对NFT利润征收5-10%个人所得税,对外国投资者利润征收1-5%提款费,并考虑对试点交易所提供税收优惠。
4. 越南加密货币政策展望
越南未来加密资产政策将继续呈现"包容审慎"特征:
更多监管细则将出台并执行,明确许可要求、运营标准、消费者保护措施等。监管沙盒将继续发挥作用。
税收框架将逐步完善并落地。财政部将加速出台具体税收细则,可能引入电商平台税收经验,制定差异化税收政策。
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将逐步融合,探索加密银行、国家加密交易所和稳定币的发展。
越南或将成为东南亚加密经济的"合规创新"典范,与泰国、马来西亚共同竞争市场。近期政策表明其正从"灰色地带"向"明确规范"转型,可能为其他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提供范本,在不扼杀创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的加密资产监管和税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