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加密行业IPO加速:华尔街投行披露9月前150亿美元融资管道,Figure等公司抢先布局
随着美国劳工节临近及监管环境转变,加密货币公司正加速推进IPO进程。高盛、摩根大通透露当前IPO管道规模超150亿美元,Figure等头部企业率先递交申请,Circle上市暴涨336%示范效应引爆市场热情。
加密货币IPO窗口期抢滩动态
加密公司正加紧向监管机构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筹备工作,旨在把握9月1日美国劳工节前有利市场窗口。据彭博社最新报告,包括亿万富翁双胞胎Winklevoss兄弟执掌的主流CEX以及区块链借贷平台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在内的多家数字资产企业已启动加速上市流程。
华尔街投行披露150亿美元IPO管道
早期市场不确定性(包括今年贸易政策波动)曾导致潜在上市公司推迟亮相。但随着稳定币发行商Circle Internet Group等成功案例出现——该企业上市后估值暴涨超一倍——市场担忧已基本消散。高盛集团资本市场联席主管Will Connolly透露:“科技领域参与者正在加快时间表,部分原定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的企业已询问能否提前进程。” 摩根大通美洲区资本市场联席主管Keith Canton预测,数十家企业可能在年底前完成公开募股,共计募资超150亿美元,推动2024年IPO总额(不含SPAC)逼近400亿美元。据悉摩根大通正处理约10家已公开或秘密递交申请的企业,另有15-20家正在试探市场反应。
加密IPO历史性突破与回报表现
(来源:彭博社)
彭博数据显示,美国IPO市场正努力摆脱2021年创纪录飙升后的数年低迷。风险偏好提升的环境助推市场乐观情绪,预计2025年将延续上涨趋势,加密板块有望持续受益。Circle的IPO成功尤其吸引华尔街对数字资产市场的关注。 近期,获华尔街亿万富翁Peter Thiel支持的Bullish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11.5亿美元IPO,成为首家完全通过区块链稳定币募资的美国上市实体。彭博2025年美国主要上市公司排名显示,Circle和CoreWeave两家加密公司领跑IPO回报率前十名,分别为投资者带来336%和132%回报。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通过比特币收购涉足加密货币,上市后回报率超110%。
下一批加密IPO申请企业布局
随着IPO旺季临近,多家加密原生企业竞相推进上市计划。区块链借贷平台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由前SoFi首席执行官Mike Cagney联合创立)已于本周一公开递交IPO申请。该公司曾在2021年以32亿美元估值完成2亿美元融资。 同时,Ripple已成为一家主流CEX即将进行的IPO支持方,向该交易所提供7500万美元信贷额度(可扩至1.5亿美元)。计划以"GEMI"代码登陆纳斯达克的CEX在提交IPO申请时披露了这一安排,此举使其成为继2021年Coinbase和本月Bullish之后第三家在美国上市的加密交易所。
监管环境转向助推加密资产上市潮
此次IPO加速浪潮正值数字资产监管环境发生重大转变。自特朗普总统今年1月就职以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驳回多数针对加密货币公司的诉讼。特朗普政府通过多项监管和政策倡议持续推动支持加密货币发展的政策框架。
结语
加密货币IPO市场正迎来2021年后最活跃周期,监管松绑与机构资金流入形成双重催化效应。随着Figure等标杆企业推进上市进程,以及华尔街投行150亿美元融资管道的披露,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融合进入新阶段。投资者需关注9月劳工节前关键时间窗口及后续监管政策演变。